2月3日,SMTOWN发出一个视频,名叫SM 3.0: Producing Strategy - Multi 'Production Center/Label’ System,宣布SM将进入多制作中心及厂牌结构的3.0时代。从标题可见这个被称为SM3.0的制作策略系统,主打的概念是去中心化。
被去掉的中心是谁,当然是曾经的总制作人李秀满。
长达22分钟的视频,实际信息量并不算非常多,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第一:宣布SM公司将从以李秀满为唯一核心制作体系,分散改组为5个相对独立的制作中心,在复合式管理结构下,每个中心对应的制作人和经理人将成为最高决策者,将现有艺人包产到户,保证更高的决策独立性和创作自由权。也就是我们以后将有机会看到社内竞争,也会看到每组艺人的IP开发都将享受更专项的服务团队,减少空白期,隐性雪藏,旱的旱死涝的涝死,为什么XXX一年回归3次XXX脸都见不着这样严重的资源分配不均。
分权之后,作品质量会变得良莠不齐吗?为了保障所谓“SM Standard”可持续,消除粉丝和股东的担忧,每个中心的制作人会共同组成一个叫“Producer Committee”的组织,李成洙将担任负责人,共同监督每个中心的产出情况。同时还会成立新的运营Naevis等虚拟形象的虚拟艺人及IP制作中心,提前占领元宇宙相关的未来娱乐市场。
第二方面的改革,是将为艺人的自我创作和外部创作人的引入提供更多的支援,两位代表承诺会给予有独立发展意愿创作意愿的艺人以及in house的制作团队,更多创作和独立厂牌创立的支持,并鼓励公司内部的厂牌成长独立厂牌。
如愿的话,总被诟病“批量生产爱豆洋娃娃”传统Kpop模式的SM,未来将有机会,看到艺人在作品发行上获得更大的自主性和话语权。例如中本悠太连一个难看的发型都拒绝不了,这样的惨剧发生的概率会大大减少。
最后一个改革重点是,重视音乐出版。在这个歌普遍更难听了的Kpop时代,3.0SM将在音乐的收集和出版发力,SM将全资出资建立音乐出版子公司,加大与公司外部的,全世界范围内的艺人,厂牌,作曲家,作词家的签约和合作,收购SM过去不够重视的R&B Hiphop 抒情曲 OST等音乐类型的厂牌,进一步拓展音乐市场的版图,弥补过去的缺陷,创造音乐版权方向的新收益模式。
在3.0时代,运营更有效率的独立体系们,会大大提升艺人的出道频率和专辑发行次数,将过去3-4年出道一个新团体,快进到每年2组新团体,预计2023年将出道1个新女团,一个新男团,1个NCT东京分队,一个solo歌手Naevis。发行的专辑数会从22年的31张上涨为41张,销量也将从1400万膨胀到1800万。
这差不多就是视频的全部内容,而这个视频里,最重要的信息其实应该是,李秀满的缺席。
这是一个由SM共同代表co-CEO李成洙和卓英俊发表的公报,而那个常年盘踞在发布会演讲他的科技兴Kpop蓝图,在过去对SM公司乃至整个Kpop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人,李秀满,最终还是消失在了发言人的行列中。两位CO-CEO在回顾SM历史的时候向他致敬,又在展望未来的最后,向他表示感谢。
走得挺体面的。
从感性上讲,对李秀满时代的彻底告终,当然有很多不舍之情,中国的Kpop粉丝,几乎可以被形容为“被🈵️式制作哺育长大”的一代。我们对于Kpop世界的认识,对男女团形制的喜爱和认同,甚至审美的构建,是从看见韩庚在韩国打歌舞台上刚刚摘下面罩,到举起奥运火炬的韩流浪潮,从EXO带来4大门面的规格,以及一年一度万人空巷的中国巡演,从那一首首口音奇特,填词古怪的中文歌,从快乐大本营上生疏的见面问好,一天天建立起来的。
甚至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偶像产业,从超女选秀时代,过渡到12年起的内娱2.0时代,甚至粉丝群体的塑造,很多得益于这些当时看起来颇为先进的男团运营经验催化而成。
在限韩令不动声色地割裂我们与Kpop世界实体联系的第八年,现在的中输数字依旧非常可观,甚至更欣欣向荣。当Kpop海外流媒体成绩屡创新高,SM的表现却略显疲态的时候,中国依旧是SM在世界范围内,最有自信心的一块自留地。
你怨不得很多人面对新闻的第一反应是:失去李秀满就失去了所有,怨不得她们真的认同SM才是Kpop“唯一正统”,雏鸟情结是一种很微妙的东西,在母语和初恋两个光环的加持下,出过很多中国歌和中国人的SM对中国小女孩确实是最亲切的,那是一种质朴的情怀。
但愿望是一回事,我们可以继续抱有朴素的期待,但现实并不等人。所以SM只要不想被沉重的体制拖垮,必须大刀阔斧地谋求转变,甚至已经错失过许多良机。
前方的改革道路依旧非常凶险,与此同时在大跨步世界化的Kpop产业中,SM的市场占有率越发不容乐观,所以我个人还是很喜闻乐见,一位曾经可以将无数人的理想托举或抛掷的老人,最终的选择是“放权”,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但在粉丝和股东年复一年强烈的反对意见下,每况愈下的市场反馈让大家不得不承认,它是最好的选择。
好好地告别,是最理性,最体面的结局。
持续被一己贪欲和权力快感蒙蔽双眼,会把所有人拖向深渊。
李秀满总制作人中心体系,引起的旷日持久的股价低迷和股东抗议,已经消耗了SM太长时间,巨额运营成本和差劲的内容生产,透支着行业信誉和粉丝的耐心。
旷日持久的SM内斗
如果今天出来报告的CEO说的是,SM的内斗赢家是李秀满的话,我的标题可能会变成:
李秀满敛财无道,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我本来想问他,你圈钱这么容易的时候,我们粉丝赚钱容易吗,你旗下的艺人们唱着烂歌,还没红就要被打发走向下坡路的时候,心情愉快吗?
SM的内斗第一次浮上公众水面,是在22年8月17日的一条财经新闻:SM娱乐公司因每年支付李秀满个人名下的公司天价咨询费而招致股东不满,被要求限期提出整改方案。
这是改革派的第一次正式逼宫。
拥有SM娱乐公司约1.1%的股份的ALIGN PARTNERS资产运营公司,在8月向SM理事会发送公开股东书函,表示他们在年初就要求SM公司整改与Like企划的不合理合约,但过了5个月,SM仍然没有发表任何整改计划。对此,ALIGN PARTNERS方面选择递交法律文件处理。
此前,SM在3月的定期股东大会上, 曾向ALIGN PARTNERS承诺会就监查事宜进行“积极讨论”。
根据ALIGN PARTNERS的说法,SM仅在22年上半年就以咨询费等名义向李秀满全资控股的Like Planning支付了114亿韩元,这超过了SM21年总营业利润的30%。常年向Like企划支付巨额咨询费,导致SM在营业利润,总市值等方面全面落后于销售额仅有SM的38%的JYP。
ALIGN PARTNERS认为,与Like企划的不合理合约已经严重影响到SM娱乐公司的股价以及股东们的利益。
然后他们提出正式要求,SM理事会需要在9月15日之前整改与Like企划的合约,同时还强调可能采取更激进的法律措施维权。
果然,在9月15日,Like企划就向SM提出了提前终止合同的意向。所以还是心里有鬼嘛~
SM理事会和AP咨询暂时达成和解,AP也取消了诉讼,但内斗进入了更为激烈的第二阶段,取得阶段性胜利的AP提出了更加尖锐的根本性诉求:要求李秀满彻底退出制作。
这里我们不讲传统,也不讲感性,只说商人投资,无不为利往。作为专业投资者,AP的诉求很直白,你SM钱赚得多却给我们投资者分得少,用尽手段都进了李秀满个人的腰包,这哪儿行啊。不仅需要截断李秀满的企划公司这条利益输送链条,同时还需要更强硬地切断他在公司的主导权,实现更现代的管理结构,更高的效率,更高的利润,所谓降本增效嘛。
那么李秀满究竟做了什么让股东如此震怒呢。
答案无非是专权和敛财。
虽然在2.0时代,他就宣布“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将CEO让位给金敏英,自己专心投身于创作”,然而总揽整个SM公司的真正权力的却一直是他本人,总制作人的身份坐镇,整个公司出品什么内容,粉丝能够消费什么产品,都必须由他拍板。
在文化行业,一个公司生产什么内容,以什么样的形式生产,几乎就决定了它会卖给谁,能卖多少钱,它在市场上的形象,策略,和营收成果。
事实上他决定了一切。
一直到smcu为止,李秀满从来没有真的退居幕后,于是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怪诞的,一直在死磕旷野,本行越做越烂的公司。
他坚决不放弃自己的AI偶像幻想,终于在资金越来越充足的20年代,造出了aespa,却没有成本和能力让她们在现实世界也轻松地一路打怪通关,而随机排列组合艺人,是他从男团的SJ,女团的少女时代就开始的执念,终于后来有足够的人力资源,搞出了令无数成员和粉丝都痛不欲生的NCT机制。以及毁誉参半的SuperM和GOT。
模糊现实与虚拟边界是迷人的,随机组合的新鲜感是迷人的,可是人不是乐高啊,不是可以这里拆下来,那里堆上去,依旧毫发无损的,他们的精神会在日复一日的苦难中被消磨。以所有人的职业生命为代价陪一个老人做一个虚幻的梦是很可怕的事情。
很多人承受着他的专断带来的痛苦,然而与他关联密切的利益集团,从作词家作曲家到行政人员都无疑端着铁饭碗,这样依赖着亲缘关系,形似家族企业的管理思路隐患环生,导致边缘制作人被排挤,艺人话语权极为弱势。比如,连有宝儿泰妍参与的GOT都无法拒绝一首首形制老土过时的难听烂歌。
即使这样他依旧不满足,他持有最大的股份,享有最高的分红,他却依旧开了一个全资公司,私自吞掉公司每年1/3的利润。很多人喜欢自嘲说,自己买的专辑,成为了清潭洞,以及后来的旷野大楼的一块砖,但其实你的消费更多的,进到了老板私人的口袋里,他攫取得多,就意味着可以用来持续投资的钱更少了,粉丝大大方方花的钱,换来扣扣搜搜随便对付的作品,所以我们这几年,总是花很多钱,从SM买一堆垃圾。
即使这样他依旧不满足,他还想卖掉股份套现,事实上对他的股权感兴趣的人很多,然而由于李秀满抛售股价的价格很高,是市场价的2-3倍,同时还有苛刻的附加条款。很多人以为“我们公司完蛋啦”是李秀满要跑路,事实上附加条款要求即使他卖掉股权,依然在董事会保有权益,花钱买了个空的感受,令大投资者kakao,Naver,CJ都望而却步,加上后疫情时代,投资意向低迷,大家出钱都不是很干脆利落,李秀满迟迟没有能套现成功,所以导致进一步使用制作权的咨询费敛财。
现在是22年的11月,当你再看SM公司分化出的两种势力,一个老的,以李秀满为制作核心,一个是新股东群,也就是AP等投资者为核心的。
你还会站哪一边呢?
以李成洙为主的SM理事会给出的补偿方案是:未来三年的净利润20%用于股东分红,但是AP要求在股东大会前给出更具体的分红方案,并且要求SM的管理架构必须要改革,必须加入更多外部监督。
于是新方案是:从3个内部理事+1个外部理事改组成3个内部理事+3个外部理事+1个非执行理事
非执行理事已经确定AP的李昌焕。外部理事的任命,由一个内部理事+外部专业人士组成的选举委员会决定,李成洙作为内部理事有提名权。
在前几天,我发在微博上的,围观内斗进展的发言里说:
如果两种势力引发公司分裂,曾经在Cube和DSP发生的悲剧又要在SM上演,引发更漫长的灾难,是我最不想看到的结局。而且内斗太难看的话,sm营造的这个家族爱/kpop正统的企业文化会完全崩溃掉,除了有一些足够成熟的厂牌可以借机独立之外,一棵大树的倒塌,其实对所有人也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跳槽了很多人去Hybe对SM这样的娱乐及经纪业务很不利,但它的名字还在人还在,就是经纪业务开展的基础,而如果像日本那样形成制作核心的版权收入是最可观的。如果内斗的结局是李秀满低价抛售股票,瓦全不懂制作的资本进来持股,我们听烂歌看低质巡演被狂割韭菜的概率应该更高哈哈,最好的选择就是李秀满不要太贪财,不要一言堂,把SM的制作权拆分一下会比较好。
我们都不相信李秀满会轻易放手,但是很幸运,SM走向了和平演化,历史还是眷顾SM。
现任CEO李成洙虽然是李秀满前妻的侄子,但他的决策还是以安抚股东出发的。从今天的结果看来,内斗告一段落,李成洙和另一位CEO共同选择,支持改革派,强化外部理事的权力,分散制作中心,积极谋求外界的合作,彻底削弱李秀满对SM的影响。
告别李秀满的结局,也是对SM公司最好的新开局,虽然早该结束了,但又为时未晚。
我们重视的部分,好在新代表们,也还算重视。
后李秀满时代SM的未来
从轰轰烈烈的内斗时期开始,落后的艺人管理模式,导致SM的整体制作规划,出现了一些反复无常的大刹车和延误。
当AP不认可李秀满制作中心,那么李秀满制作的专辑就不能开始筹备,投之以桃报之以礼的,李秀满可以在拍板环节卡住任意其他AP认可的内容,让专辑无法发行。
那么折衷的方案无非就是,搁置争议(李秀满是否要参与制作),创造更多其他方面的利润,又没有能在制作降本增效(李秀满制作成本依旧高企)具体一点就是重要的专辑先不出,大量倾销周边,开演唱会,开签售卖去年的专辑。
比如威神的专辑一而再再而三的搁置,aespa的正规一延期,127随便乱出的烂专辑,NCT Dream同样下滑的制作水准,甚至到了remake Candy,用祖坟上的青烟来救场的程度,都是类似的决策导向的。
因为aespa的制作依旧很关键,需要重金重工,不能胡来,但是nct的巡演利润很可观,所以先发点东西把演唱会开起来进一步推高利润,不然拿什么给股东分钱。而没办法出日本队,以及用于预告日本队的NCT2022,应该也和这个有关,因为是需要大型人员调度的新计划。
于是在他们这群股东扯皮完之前,我们一起在度过了听烂歌看视频签售看巡演买周边被狂割韭菜的2022年。
李秀满虽然离开了,但是他的作用并没有完全消失,他留下的问题也不是一夜直接打包带走,所以2023很有可能仍将是我们一起听烂歌看视频签售看巡演买周边被狂割韭菜的一年。
2023年规划里,显露出很多隐患,比如他们要出的新solo,是Naevis,那我还是觉得这个公司会完蛋,不管是vtuber还是AI偶像,对于娱乐公司而非互联网大厂都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新领域意味着又要投很多钱,初期利润也赚不多,承诺给股东的净利润又不够,钱又花出去许多,结果呢?肯定又要NCT疯狂卖烂专辑开签售会演唱会来平账。
而且Naevis的持续执行,意味着SM虽然离了李秀满,却还是准备继续深耕这个傻逼旷野的元宇宙概念,可是元宇宙第一波红利已经挖没了啊,虚拟币都暴跌的当下,谁会再投资这样巨大的项目呢?而且这意味着aespa的运营将因为和AI概念的强关联持续受限,作为原本最有机会重振SM海外成绩的团体,现在却在各路女团的夹击下,莫名其妙提前走向弱势。
那一整个虚拟偶像IP制作中心,如果不是为了给股东画饼以及避税的时候好做账,就有一种李秀满阴云不散的感觉,就像川普下台了,却留下了一堆保守派大法官,导致女性堕胎权益都开起倒车。
再就是我对这个李成洙,实在是没有很信任。
一个上任就固定NCTDream,想捞股价就捞黄旭熙的人,出的新女团真的能可靠吗,能打动女性观众吗?我很怀疑。
他的行为让我很难不把他定义为一个非常投机主义的商人,固定了Dream却没有给到同等级制作待遇只是敷衍了事地向地租妈伸手要钱,不顾粉丝受到的情感伤害,不做铺垫就公然表态pro黄旭熙,总是下一些治标不治本的技术性决策,却放任结构性的问题持续。
但他发表演讲的样子很真诚,他表现出的姿态让我很想信任,他真挚地表示在反省与粉丝和股东沟通不足的问题,以后会多多采取大家的意见,这样说一套做一套的人,就像我们该死的特首李家超。
视频听到最后,我都怀疑我是不是被李成洙的话术欺骗了,他说的海外发展蓝图,音乐发展蓝图,我都很期待,当然我知道,很多时候,报告只是在给股东画饼,希望大家多多给钱,投了赚不到也不要怪我哦。
虽然英雄刚发行不久的时候,我就觉得SM应该重整,然而今天我竟然觉得这个变革时期并不晚,理论上sm1.0和2.0都只有短短十年,以过去一个团体的生命周期来说好像很久,以一个大公司而言真的还满短暂的。
以历史视角而言,其实一个公司20年做了2次架构的大变更,还蛮快的,虽然前朝人在垂垂老去,但这个公司还很年轻。
如果还需要什么改善,就是我希望SM可以改善一下劳资关系,留住珍贵的制作人才,他们才是在行业安身立命的本钱。大批量工作人员跳槽hybe,肯定是因为别人家工资高啊,打工人又不像中国粉丝,就念李秀满的旧,只不过hybe工资肯定很高就对了,它从上市开始,就是一个资金池过于充裕的状态,就是要想办法把钱花掉的状态hhh
在疯狂的收购和创立新厂牌的路径上,从一个只有防弹少年团且重度依赖单一产品的公司,成功地一跃成为一个制度优越的复合型结构。
在此,祝福SM好运,希望下一个十年,它还是一个我们会喜欢,值得我们喜欢的企业。